从备课到试讲,在反思中进步 ——记汤中实习教学反思生物科学 阮美霞在汤中的两个月实习里,我体会到一位老师要真正意义上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老师必须对要讲的内容和课堂流程相当熟悉,不仅要备自己的课还要备学生的课,预想这些课堂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假如没有人回答,自己又该如何自圆其说教学总是在不断地补充和修正中进步,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中成长。具体的教学反思如下:一、教学设计的反思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明确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假如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老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楚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猎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2、教学思路要清楚高中的生物知识难度相对较浅,但是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杂。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如何搭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结构对学生学习系统性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上课时老师就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知识框架,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总体知识框架。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讲授学科知识。一个老师最忌讳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梳理复杂紊乱的知识。所以一位好老师他的教学思路一定是清楚的。3、课堂时间分配要合理一堂课的好坏,内容的精彩充实、老师幽默风趣、学生的积极配合都是重要因素,但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样必不可少,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的教学过程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课程导入的时间不宜超过 3 分钟,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放在新课的讲授上,而课堂小结和随堂练习可以作为弹性时间,充实课堂内容。在新课的讲授上需要留意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互动,在新课讲授的主体部分一定要注意师生互动所占的时间。课堂时间分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