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计划汇编十篇教育工作计划篇 1 一、工作目标 以《****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从课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教育讨论等方面入手,以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为总目标,进行多学科的教学实验与讨论,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外活动为辅助途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进展,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生动的全面进展,从而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素养教育工作计划。 二、基本内容 根据社会进展对素养的要求,从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出发,我国社会进展的需要,针对中学生身心进展的客观规律,安排我校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1、组织广阔老师仔细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展开讨论,充分认识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当代社会进展和人进展的必定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养、培育跨世纪人才的必定要求,端正每个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把它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一方面学校在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政治学习时间中,安排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并围绕教育工作开展师德教育,写出学习笔记,定期沟通学习体会。帮助老师形成“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师魂,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增强老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由政教处制订《德育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德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德育力量。明确提出“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口号,制定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建立起“每月一主题”,“每日一刻钟”德育活动制度,完善德育教育,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校长信箱等德育设施;健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团队、少先队、学生会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效率。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依据素养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理论基础上,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线,努力实现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佳结合,实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