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师德培训体会:生活处处是德育暑期师德培训体会:生活处处是德育 暑期师德培训体会:生活处处是德育 今年的师德培训,李逸萱主任以着名的《泰迪的故事》开场,揭开了 德育,从细节开始 的讲座帷幕。曾经的专业德育工作者到现在的副班主任,一直都很关意对学生德育的我深以为然。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学校德育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让细节到位。它应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整体的学校育人气氛中,显现于师生交往的教育细节中,努力做到生活处处是德育。听了讲座后,我的感想有: 一、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真正德性的产生是因为学生信仰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仅仅因为约束。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抓住人道德品质转化的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共鸣,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到所要求的道德行为是合理的;其次是信念,通过各种刺激将这一品德内化为学生为之努力的信念;然后是习惯,由零碎的、短暂的行为转变成持久的稳定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说明道德真正向品德转化。所以,用亲切平等的态度、学会倾听同学的心声,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产生信任,从理性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分析行为的原因,让理解与宽容去赢得尊重和共鸣。这种沟通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通过个别谈话、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耳语、可以用日记上留言、可以通过电话、QQ 沟通等方式。假如你是以一种教学时的严师,心灵空间和气的益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你的教育教学目的就会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在细节中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 其实,在孩子眼中,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都是对他们爱的表示。假如同学遇到困难了,老师用微笑和他一起去面对;学生骄傲了,老师帮他正确地分析自己,使他冷静;学生自卑了,老师能及时发现,用名人的小故事鼓舞他扬起自信的风帆 在充满爱心的老师眼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差生概念,没有厌恶心态 这样的老师充满了人格魅力,如何能不受学生欢送,如何能不深化学生内心,对他的品行产生剧烈影响呢? 三、随时关注教育的载体 德育的细节管理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德育就是生活本身,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社会价值和生活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推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忍和坚持,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学习之中。比方在校园内或课室内外,我们可能会发现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