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现状初探2025-06-29 概要本科生导师制本是牛津大学于 14 世纪所制造的一种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进展的互动式教学机制,在 21 世纪的今日,我国诸多大学都认识到了国内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生师比过高导致学生个体所能享有的教学资源减少,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老师讲学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自由无拘束的环境与高中反差过大以至于不少学生难以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原因有很多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脱节,与我国大学扩招等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假如能在国内高校合理推行符合国情的本科生导师制,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高等教育相关问题。而国内大学中比较典型的是北大元培学院的和本专业无直接关系的导师制,以及许多大学所实行的由院系专业老师作为导师的导师制度,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都存在着不完全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为求更进一步的探讨该问题,笔者特此设计了针对理工科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需求的调查,并由此得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的结论,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1.1 国内现有的本科生导师制简介。1.1.1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跨学科导师制。北大元培学院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该学院的学生允许自由选择专业,采纳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在和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同时文理科学生混合分班,混合住宿,为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提供条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元培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有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每位导师对各自的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等指导。导师由相关院系推举,北京大学校长聘任。导师指导的方式基本是指导选课、讲座、座谈和答疑,以及进入专业后,导师们对专业的学习指导。元培学院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学院的学生的进展道路指引了方向,在国内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1.1.2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导师制。同济电信学院电科系的导师制与北大元培学院的导师制不同之处在于,北大元培学院的导师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学院,主攻不同的学术方向,强调的是重视基础和学科的多样化;而同济电信学院电科系则强调的是在专业学术方向上的深化探究。同时在组织导师活动的方式上,电科系的导师制也有独特之处。首先,电科系强调学生与导师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