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步伐柳斌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步伐 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让世界了解中国,自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要义。 “我估计未来五年之内,大文化(建设)还不可能实现。”3月 7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谈到文化大部制的实现进程时,对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众多媒体表示。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柳斌杰不仅畅谈了过去十年中国文化引进吸收和走出去的成绩和问题,也探讨了了未来的进展趋势。 事实上,国家文化相关 qian 部门对于文化的走出去,也可以在两会期间的诸多细节中体会得到。在位于梅地亚中心的两会新闻中心大厅,中国的主流报刊和出版物大部分均有外文版。其中,免费访问赠阅给中外媒体的书籍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京剧、武术、绘画、青铜器、书法等等,不一而足。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让世界了解中国,自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要义。 文化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 记者:怎样看待现阶段中国的文化建设? 柳斌杰: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对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是大家非常关怀的问题。一年多以前,国家专门召开了中央全会讨论文化大进展繁荣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建设成为战略性的任务,总理报告强调了文化作为民族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民生、国家复兴上都重要意义。 正因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在文化领域实行改革开放。一方面,加快生产传播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世界接轨,推动文化的走出去。另一方面,吸收世界其他各国各族人民所制造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营养。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优秀出版物,在中国都可以看到。世界重要的出版物,几乎都能够同时发布和出版。你看布莱尔、基辛格,还有施罗德等一大批外国政要的作品,其母语出版和中文版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开放。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还不是特别了解,这需要我们不断走出去。以俄罗斯为例,我们就做了很多事情。第一,作为主宾国参加了莫斯科书展,以中国文化魅力为重点。俄罗斯也在北京举办了推动俄罗斯文化的传播展。同时也建立了两国作家携手出版的机制,像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就能看到他对中国非常熟悉,中国作家作品,像莫言、王蒙,也在俄罗斯有很大影响。 中、俄两国的出版界签定了出版协议,开展了语言年的活动,在俄罗斯推广中文,建立孔子学院。者加强了两国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