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1、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2、实验原理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来表示。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将植物组织放在已知水势的一系列溶液中,假如植物组织的水势(Ψcell)小于某一溶液的水势(Ψout),则组织吸水,反之组织失水。若两者相等,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的吸水或失水会使溶液的浓度、密度、电导率以及组织本身的体积与质量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等水势的溶液。液体交换法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练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并初步观察其变化情况。小液流法测定水势的原理判据Ψ=Ψ△out-Ψcell组织的水分得失外液的密度变化Ψ>0△吸水升高Ψ<0△失水降低Ψ=0△平衡不变使用器材用滴管测定外液的密度变化适用的材料叶片或碎的组织3、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滴管,打孔机或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棉花,吸水纸;0.05-0.4mol/L CaCl2溶液,甲烯蓝;土豆4、实验步骤① 将 16 支试管清洗洁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比组)按编号顺序倒置于试管架上,控净水分。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0.05、0.1、0.15、0.2、0.25、0.3、0.35、0.4mol/L),分别注入八支实验组试管中,各10ml 左右(体积约为试管的 2/3 处)。再将实验组各试管溶液的 2/3 倒入对应编号的对比组试管中。两组试管均加盖棉塞。③ 将土豆用单面刀片切成 0.5cm 见方的小块。将植物组织混匀,分成八份,放入实验组各试管中。放置 20min 以上,期间多次摇动实验组试管,以促进水分平衡。④ 用解剖针沾取甲烯蓝粉末给实验组各试管染色,摇匀,用滴管由低浓度向高难度顺序吸取实验组的染色液滴移入对比组对应浓度试管内,观察液滴升降变化并记录。⑤ 水势计算Ψcell=Ψout=-icRT式中:为植物细胞水势;为外界溶液渗透势;i 为解离系数,氯化钙为 2.6;c 为溶液浓度,单位 mol/L;R 为摩尔气体常数,0.0083 (L·MPa)/(mol·K);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即 273+t,t 为试验温度。5、数据记录外液浓度(mol/L)0.050.10.150.20.250.30.350.4升降情况注:↑↓表示升降情况,移动不明显的以—表示。6、注意事项① 甲、乙组溶液顺序标注清楚,避开混乱;② 两组试管均须加棉塞,以隔绝空气中的水分;③ 方法一:叶片打孔时应避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