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迹材料第一篇:残疾人事迹材料 立足本职,奉献残疾人事业 镇现有残疾人 585 名。近年来,我镇残联维权工作在市、县领导和执行理事会的指导下,根据维权工作的总体要求,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维权工作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高标准、高水平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力依法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不失时机宣传,广泛争取支持。在平常工作中,我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进展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宣传,让所有残疾人能够自强自力,依法维权;让社会各界参加、支持残疾人事业;让人民群众关注残疾人,善待残疾人,共同给残疾人就业机会,给残疾人劳动机会。每年助残日,我们都积极参加全县的助残宣传活动和实际行动。通过现场咨询会、宣传单、村级广播、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传播党的政策,宣传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特别优惠,能够更地增加宣传效果,赢得群众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二、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沟通平台。政府与残疾人需要联系,需要沟通,需要互相理解。而我们对残疾人工作政策的熟悉和对残疾人愿望、需求的了解,让我们成为残疾人与政府联系的天然 桥梁。如:在本镇残疾人中,妇女占 45%左右,由于身体的残疾导致她们无力承担繁重的农活,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了这些妇女们最大的心愿。得知这一情况,我镇残疾人联合会积极与妇联联系,帮助残疾人妇女学习手工编织技能。目前,我镇残疾人妇女从事手工编织的有 14 人,每人每月可收入 500 元左右。 三、广泛调查了解,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帮助 195 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让他们享受政府的补助,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协助有困难的残疾人换领二代残疾人证,先后帮助行动不便、沟通沟通困难、程序不熟、路途较远的 243 名残疾人领到了新的残疾人证。为帮助残疾人找准就业门路,帮助 29 名残疾人选择适合于他们特点的就业项目,参加县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为他们进入社会,发挥作用,自食其力提供新渠道。每年县、镇、村集中开展“帮残、助残、献爱心”活动,先后慰问了 45个残疾人贫困户,慰问品有粮食、棉被、衣物、现金等,虽然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