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病虫害防治措施泥鳅病虫害防治措施 摘要: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食用、药用两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些年来,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进展快,各种疾病也随之产生。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常见的病害有肠炎病、赤皮病、白尾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关键词:泥鳅 病虫害 防治 现将泥鳅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肠炎病 1、肠炎病症状及病因:水温 20℃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停止摄食,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膨大,有红斑,体色变黑,肛门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轻者腹部有血和黄包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防治方法:全池泼洒漂白粉同时内服鱼康乐 1 号药饵,每包药拌饵料 10 公斤,连续投喂 5-6 天。 二、赤皮病 1、主要症状:身体表面有充血症状,慢慢到全身,鳍和鳍基部开始充血、鳍端腐烂,鳍条间软组织多处肿胀,严重时脱落呈梳齿状,感染演变成水霉病。生病的泥鳅游的时候浮动小,动作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 80%以上。 2、防治方法:(1)新奇的蟾酥大约 10 克左右,放于水里进行搅拌,全面洒放,浓度为 0.5ppm 即可,每 3 天 1 次。(2)用蓖麻鲜嫩的茎叶取 15kg 左右,分份绑成几小捆,然后放入水池中泡着,一次泡 4 天左右即可,反复 2 次,可达到防治本病的效果。(3)取五倍子若干、整池洒。(4)每 667m2 水面用子苏 0.5kg、走马箭250g 的干粉煎汁,整池投放。 三、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鱼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即致死亡。 2、防治:(1)用含 3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 1ppm。(2)每公斤饵料中添加土霉素 1.5-2.0g 饲喂,2 次/天。连喂 3-4 天。(3)将八黄散加入 25 倍重的 0.3%氨水中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 3ppm。 四、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气似气泡,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解除水中有机物。(2)发病时,立即加入新奇水,用 4-6kg/亩食盐溶液泼洒。(3)每 667m2 水面用捣碎的烧石膏 4kg、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