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_第1页
1/3
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_第2页
2/3
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_第3页
3/3
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李飞波浙江省奉化中学 浙江奉化 315500课堂教学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是要求个性抒发、自我表达和价值实现的行为和思想主体,在环境的刺激下,他们可能会产生思维变换、心态逆转和情绪波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机械地按照预先确定的模式展开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课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教学的目标、过程、方式等进行及时的调整,充分调动一切可变和可动的因素,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在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同时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和创造,其个性得以彰显,价值得以实现。下面是一个关于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案例,该案例源于笔者设计意图,但又有了更深更高的拓展,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 学生讨论,探究苯酚酸性:1. 1 学生验证苯酚的酸性引导学生在分析了苯酚的结构后,猜测苯酚可能具有酸性。教师:如何验证苯酚是否具有酸性?学生提出方案:往苯酚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苯酚酸性。学生动手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学生结论:苯酚不具有酸性。教师引导:石蕊变色的 PH 值范围是 5~8,不变色也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另一种可能是苯酚不显酸性。那么如何进一步探索呢?学生设计方案一:用 PH 试纸测 PH 值。 方案二:往苯酚浊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学生动手实验:方案一现象:用 PH 试纸测得其 PH 值小于 7。 方案二现象:苯酚浊液变澄清。学生书写方程式: —OH +NaOH→─ONa+H2O结论:苯酚呈酸性,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1. 2 学生探究苯酚与碳酸酸性的强弱那么苯酚酸性与碳酸酸性相比如何呢?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三: 如图 1 稀盐酸 稀盐酸 饱和 苯酚钠 NaHCO3 龄前 溶液 CaCO3 —ONa 溶液 CaCO3 图 1 图 2现象:—ONa 溶液变浑浊。 结论:苯酚酸性弱于碳酸有学生质疑:如图 1 的设计不能说明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因为有 HCl 挥发出来,发生反应:—ONa+ HCl → —OH +NaCl 也能看到浑浊。学生讨论后得方案四:如图 2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结论:苯酚酸性弱于碳酸1.3 更深层次探究苯酚的酸性让学生根据现象书写方程式,有以下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新课改背景下《苯酚酸性》的动态生成式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