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浅谈影响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摘要:水泥安定性是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做好水泥体积安定性检测是判定水泥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验证水泥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准确的检测和判 定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在水泥检验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影响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泥安定性混凝土检测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建设工程中,水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安全,而水泥安定性是水泥检验指标中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但由于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未经取样复验或未等检验结果出来即已用于工程的现象非常普遍,致使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用于工程的现象屡有发生,造成的事故的发生。因此,检验机构对于水泥安定性的检测决不能掉以轻心。 2、安定性不合格水泥的成因 2.1 水泥安定性的概念。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反映水泥浆在硬化后因体积膨胀的不均匀而变形的情况,是评定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水泥制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使水泥硬化体开裂,强度降低。甚至引起结构破坏,危害极大,因此,检测单位对水泥安定性的判定责任重大,如把安定性合格的判为不合格,会极大地挫伤水泥生产方的积极性,如把安定性不合格的判为合格,则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 安定性不合格的产生原因。造成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熟料中的 f-CaO(或者还有少量 MgO、SO3)。水泥熟料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CaO,它与 SiO2 生成硅酸钙,与 Al2O3和 Fe2O3 生成铝酸盐和铁铝酸盐。要生产出高品位的优质水泥,就需要有足量的碱性氧化物来满足酸性氧化物的需要。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配料比例失当或煅烧温度低以及熟料冷却方式不当,其中一部分 CaO 就不能完全与酸性氧化物化合或是已形成的 C3S 发生分解,从而以 f-CaO 的形式存在于水泥熟料中。这种经高温烧成的晶体颗粒呈死烧状,遇水后水化速度极慢。在水泥水化、硬化的过程中,f-CaO 在水泥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才开始水化,并伴随一定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巨大的膨胀应力,致使混凝土的强度急剧下降。当膨胀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损坏。 3、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与危害 主要是体积膨胀引起水泥石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水泥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