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己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纳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进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一、叶龄诊断技术宗旨及思路 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要素的阶段有目的地实施调控,以利于塑造和保持抽穗至成熟期各项指标全面优化的高产、优质群体。根据叶片与其他各部器官同伸、同步和相关的原理,应用水稻主茎叶片与器官(根、茎、叶、蘖、穗等)的同伸规律,来诊断和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促”、“控”措施。叶龄诊断技术途径是“控叶扩库”,在技术上控制茎、叶的无效和低效生长,以利在适宜叶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库”强度和“源”强度。具体讲是在满足适宜穗数的目标下,通过提高茎蘖成穗率,主攻穗部质量来实现。这是一项利于全面提高光合质量最直接、易诊断掌握的综合性指标一这是因为,在达到适宜穗数的目标上,要提高成穗率,促进大穗,也就意味着在促进早发、完成穗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群体的最高茎蘖数,并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为后期的栽培目标的实现制造条件。 二、水稻叶龄诊断做法 叶龄又称“主秆出叶期”,叶龄跟踪就是对主秆出叶情况进行调查。叶龄跟踪要在插秧后立即进行,即 4 叶期开始调查。在育苗期第 1 完全叶能够看清的时期开始记载叶龄。 1、调查点确定 选择主栽品种有代表性的地号,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数均匀、穴株数相近似的 10 穴为调查对象,并在两边插上小红旗,调查的主茎叶片全部用红色油漆或记号笔等做好标记。从 5 月25 日开始调查点,每 5 天调查一次,如 5 月 30 日、6 月 5 日等,直至水稻齐穗。 2、叶龄跟踪苗选择 在调查对象的 10 穴里,每穴选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片上进行叶龄调查标记。 3、标记方法 标记点的叶龄必须准确,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从 3叶开始,跟踪到齐穗期。用红油漆或记号笔分别在第 3 叶中间点一个点,第 5 叶中间点二个点,第 7 叶中间点三个点或写上 3、5、7等叶龄号,依此类推,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4、叶龄观察方法 前出叶与现出叶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