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浅谈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摘要:采纳上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无须地面其它辅助吊机设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最大程度上缩短施工周期,能取得可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具有诸多优点,本文对移动模架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浅谈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在当前的桥梁建设当中,越来越多地采纳现浇简支箱梁的设计形式。在现浇简支箱梁的施工中,以往多采纳梁式支架或满堂支架进行施工,这两种施工方式都对地基基础和场地处理的要求较高,并且拆装需配备大型设备,施工较麻烦。近年来,随着建筑和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施工安全,如移动模架就是这样一种备受青睐的新的施工工艺。 移动模架施工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桥梁施工工艺之一,与传统的预制、安装、架梁等施工技术不同,它是集模板、支撑系统、过孔功能于一体。上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施工,模架由承重主梁及其导梁、前后支腿 、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和吊臂、外侧模板及底模、底模架及吊杆、外侧模架、拆装式内模、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组成的承载结构体系。其对施工段的地基要求不高,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施工质量好,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劳动力,并且可利用移动模架自身的结构设置防雨、防晒设施,使得混凝土的养生更加方便。 1 移动模架预压及预拱度设置 移动模架拼装后,在首孔箱梁施工前要对移动模架进行预压。预压的目的是消除移动模架拼装的非弹性变形,测算出施工荷载时的弹性变形,根据箱梁张拉后的上拱度再计算出移动模架底模的预拱度。同时检查各部位联结的强度和稳定性。 模板安装好后,为检验各构件受力后的安全性,检查各个系统在各种工况时构件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消除系统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准确控制桥面标高和线形,需对移动模架进行加载预压,预压重量为梁体自重的 1.2 倍。预压材料采纳砂袋。按梁体近似等效荷载布置,考虑施工机具、人员重要影响,预压最大荷载取120%粱体自重荷载+内模重,预压总重量为 900t。 堆载按 1.2 倍均布预压,根据预压荷载的 50%,80%,100%和 120%进行预压并进行高程测量,计算各点变形值,卸载后测量移动模架各测点标高,并做好记录。 移动模架造桥机预拱度的设置是施工中的重点,移动模架造桥机挠度值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