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讨论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讨论 摘 要:虽然营销伦理的讨论众多,但绝大多数是关于企业商业伦理的,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伦理行为的讨论则非常匮乏。消费者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参加者,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不可忽略的因素,忽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必定会影响企业对整个交易过程的把握。因此,分析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消费者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能为加强营销伦理道德建设、内化消费者伦理道德法律规范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消费者;伦理;非伦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F 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11-009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我国市场上营销道德失范行为和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对于营销伦理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企业伦理层面,仅有 5%的讨论是关于消费者伦理的。当公众在声讨商家信誉下降、道德水平滑坡的同时,很少有考虑过消费者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伦理行为。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风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整个市场经济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不仅包括卖家,更包含了买家。买家的伦理道德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展现了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针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现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约束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建议,对于提高消费者伦理道德水平、促进市场经济健康进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消费者伦理是指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与原则。它是推断消费者个体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推断依据。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行为,如购买仿冒品、使用盗版产品、商店行窃和诈骗、非法消费、多找零钱却不吱声等。这些非伦理行为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公平交易原则,损害其他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干扰市场健康进展,降低企业对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一、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成因分析 导致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不和谐是根本原因 伦理行为的实施有一个从伦理意识到伦理行为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是古代最典型的封建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