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四大发明 1.李约瑟对中国科技的评价 〔材料〕现在许多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仍然多少认为,亚洲文明“没有产生过任何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如果他们知道一些皮毛,大概又会说,中国有过人文科学,但没有自然科学;或者说有过工艺学,但没有理论科学,也许还会不无正确地断言,中国没有产生过近代科学(与古代和中古科学相对而言)。这里没有必要对这些观点逐一纠正。 但是,我们的经验证明,那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中国科技成就,信手拈来就可以写满几大卷。有案可查,早在欧洲人注意到太阳上有黑点以前 1500 年,中国人就在记录太阳黑子周期了;在欧洲人开始研究日珥现象一千年前,中国人已给出日珥系统各部分专门名称;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机械钟 8 世纪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于14 世纪的欧洲。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具有科学特性的传统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不错,现代科学,即对自然现象进行数学假设,再用系统的实验加以验证的体系的确是起源于西方。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近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李约瑟文集》(中)选自《世界科学的演变》潘吉星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年版【解读】李约瑟(1900—1995)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和中英文化交流的“人民友好使者”。曾提出有名的“李约瑟难题”。 这段资料是李约瑟博士在一次中西科技比较讨论会上的发言,他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古代科技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中国古代人民不仅在技术而且在科学方面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磁现象方面。中国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材料〕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①,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②之。欲印刷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③为一板,持就火炀④之,药稍镕⑤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