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地主形象分析摘要: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自然派的奠基人,他与普希金一起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他对俄国小说的发展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这部小说的出版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关注。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五个地主形象,通过这些地主形象还原了十九世纪俄国地主庄园生活的丑恶与堕落,以高超的讽刺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专制农奴制俄国的种种弊端,地主阶级的掠夺性、寄生性、贪得无厌等丑陋的本质,批判了专制农奴制度沙皇政府的愚昧、黑暗和腐朽。引言分别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正文部分分为四章: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与地主形象创作有关的背景:主要写有关创作的背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第二章分析作品中主要地主形象性格;第三章介绍了作品中地主形象性格的共同点及其形成原因;第四章介绍了地主形象塑造中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地主形象分析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封建农奴制下俄国的黑暗和腐朽。关键词:死魂灵农奴制地主引言(一)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和意义十九世纪一直到今天,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果戈理的研究,有的作家研究他的一生,有的作家研究他的某一著作,还有的评论家对他的作品进行点评,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展,他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星星,他在文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别林斯基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果戈理君拥有强大而崇高的、非凡的才能。至少在目前,他是文坛的盟主,诗人的魁首;他站在普希金所遗留的位置上面【1】”。人尽皆知,果戈理是个有着高超讽刺手法的作家和讽刺家,把社会丑陋的本质暴露出来,以此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死魂灵》写出了在满目苍夷俄罗斯下地主阶级的愚昧,贪婪以及广大人民正在经受的痛苦。果戈理经过对俄国社会现实和各类人物,尤其是地主官僚阶层的观察和认识,在遵循自己创作要求的条件下,将俄罗斯满是污泥浊水突出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使这本书成为了一部深刻反映农奴制俄国的作品。《死魂灵》刻画了五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地主典型,生动而形象,尖锐揭露封建农奴制度,讽刺了俄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1)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状况1国内研究状况果戈理是鲁迅喜爱的一位外国作家,他是中国早期研究果戈理的作家之一,鲁迅翻译了短篇小说《鼻子》,在附记中称赞果戈理是“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甚至认为《死魂灵》“可以认为是中国人认识自己的社会的参照【2】”。当时中国人从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来研究果戈理及其作品,希望通过其犀利的语言来抨击中国社会黑暗的统治,唤醒民众的意识。现当代出现研究果戈理的著作,例如于明清论《死魂灵》体裁的独特性;司俊琴《含泪的笑》将《死魂灵》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做比较;还有孙亦平《论<死魂灵>的怪诞倾向》等等。2国外研究状况1842年5月《死魂灵》第一部在彼得堡正式出版,它的出版引起了社会轰动,社会各界对它的争议达到了高潮,在当时人们对待《死魂灵》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以布尔加林为代表,认为它没有存在价值,觉得这是一部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作品,没有什么能过超过它,很明显这种看法根本不值得我们去反驳。第二种是以亚克萨柯夫为代表,他们讽刺、嘲笑果戈理,认为《死魂灵》和俄国其他作品一样模仿西欧作品:第三种是以别林斯基为代表,上述观点他都不赞同,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看法,他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巨作,别林斯基肯定了这部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果戈理的作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帮助人们认清社会中各种丑恶现象。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度剖析封建农奴制下俄国地主形象。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与地主形象创作有关的背景:主要写有关创作的背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作者描写人物运用的方法;第二章分析作品中主要地主形象性格;第三章介绍了作品中地主形象性格的共同点及其形成原因。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地主形象分析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封建农奴制下俄国的黑暗和腐朽。一、与地主形象创作有关的背景及其作品主要内容(一)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本书的创作处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果戈理呕心沥血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