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设计软件对结构工程师的影响 1 引言 随时代进展和科技进步,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在建筑领域,有许多可用于工程结构设计的软件。毋庸置疑,它们当中 PK—PM 系列的结构设计软件是结构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它把结构工程师从繁重的手算、手工绘制图纸中解放出来,使结构工程师有更多的时间深化思考,进行创新设计,模型比较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结构设计的效率,并使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整体分析变成可能。总之,该系列的结构设计软件对我国的的基本建设工作功不可没。 但目前的情况是,在结构设计中,计算软件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表现为,部分结构工程师在选择和利用计算软件这个问题上缺少科学态度,过分的依赖于计算机、设计软件,把计算机、计算软件作为知识、经验、思维的替代品;把自己对建筑结构的无知隐藏在计算机的黑匣子里,进行着大量习惯性、传统的结构设计,对计算机结果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不能及时发现,使许多的建筑结构留下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就结构设计软件对结构工程师的影响及改进思路提出看法,供大家商榷。 2 关于“PK—PM 工程师” “PK—PM 工程师”,是大家对结构工程设计中那些缺少专业知识,或专业知识严重退化,仅凭有限的工程经验,完全依靠计算机及设计软件进行工程设计的结构工程师的戏称。笔者在参加工程设计,结构工程师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中调查发现,结构工程师中这一部分人的比例不在少数,而且还在增加。那么“PK—PM 工程师”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先回顾一下结构设计软件的进展与使用者的现状。 2.1 计算软件的进展和使用者的知识结构与变化 PK—PM 系列结构设计软件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已从第一代手工输入数据文件的平面分析程序,进展到现在具有“智能”的第三代空间分析程序。空间分析程序由采纳薄壁柱理论的三维杆系结构分析,进展为基于壳元理论的三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1]。使得结构计算软件的理论较为科学,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已广泛用于比较复杂的工程结构计算。 那么使用这些计算软件的工程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也可以把使用这个系列软件的结构工程师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使用这个系列软件的工程师大多毕业于上世纪 85 年以前,当时由于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限制,这一部分工程师一般都具有多年手算、手绘的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工程结构设计经验,使得他们具有较为清楚的力学和结构概念,结构设计软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