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仔细的读了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书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平常的教学课堂,书中用浅显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去挖掘教学课堂技术来提高教学执教的能力。读过之后对于我来说收获颇多,书中的每一种策略都能对我的课堂教学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学习题课时,我们班的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都不集中。在我课后反思时,翻开手中的这本书,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和方法,我的习题课就是按部就班的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从学生做到老师讲,可见我的课堂没有生趣的原因就在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吴老师告诉我们: 对小学生来说,让数学练习伴随着有趣的情境出现是非常必要的 。练习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要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沟通的空间,习题课的设计也需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老师要先观其全貌,透过数学知识看到深邃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从中我还深刻的感受到吴老师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上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 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 读完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缺乏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力争实现以生为本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学生们充满个性的想法,做到理性面对,顺其自然,不急于提出肯定或否认的意见,在捉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时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为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思考而努力我们现在的 生本课堂 ,变的学生说得多,老师说的少了,学生们毕竟没有经验,在生生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强调出重难点,这样就难免对一些听讲习惯不好的学生造成困扰,不能较好的掌握知识。吴老师 课堂教学策略 之三 重复中突出重点 策略解决了我的困扰。吴老师说 重复学生的语言,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老师控制课堂对话的两种最明显的策略。这可以促使学生的发言从个体认知的表达转化为全班的共识。 书中 角的度量 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老师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并说明测量方法。在学生沟通时吴老师通过插言 大家听见了吗?请你再重复一遍好吗? 通过追问 又一个对齐,什么对齐啊? 我想问问你是怎么看刻度线的,从哪确定内圈和外圈? 零刻度线在哪? 你们和他的方法一样吗? 我们能不能陈述一下刚刚的量角方法? 等一系列的有层次的问题,根据教学重点对学生的答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复和确认,从而使重点得到了强化。 针对这个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