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土地流转信托因何搁浅首单土地流转信托因何搁浅 时隔 160 天,首单土地流转信托至今“引而未发”。 去年 10 月 10 日,中信信托公告称:“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 1301 期”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国内首单土地流转信托正式落地。 一直以来,金融服务的不对称和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农业经济进展的重要瓶颈,在此背景下,土地流转信托应运而生,业界预测,其将在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和现代农业真正进展发挥重要作用。 如此重要的土地流转信托为何难以成行?其背后又有哪些因素掣肘?笔者通过实地采访,一层层揭开隐藏其深处的种种原因。 示范园运营遭遇瓶颈 2025 年下半年,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桥区朱仙庄镇,并成立了帝元公司,意在打造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生物质能源、设施农业和农业科研五大板块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在?桥区和朱仙庄镇政府的支持下,帝元公司分两批从朱仙庄镇下辖的朱庙村、塔桥村流转农业用地 5411.42 亩。 然而,笔者实地走访后发现,原先五大板块的规划只有种植业得以顺利开展。帝元公司总经理张启明接受笔者采访时称,其余四大板块中的养殖业、生物质能源都是示范园的核心项目,目前均已立项,但是却遇到土地性质、资金方面的瓶颈。 “后续养殖业、生物质能源项目的节能评估、环境评估、专家论证和可行性报告均已通过,我们已经拿到了发改委下发的项目立项的文件,但是受到土地性质的制约,示范园里的土地都是耕地,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耕地只能种植农作物,我们后续的养殖业、生物质能源无法在耕地上开展,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张启明说道。 朱仙庄镇党委副书记姜劲松表示,示范园耕地性质确实制约其后续项目进展,眼下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土地置换,即通过复垦其他土地,在保证总耕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把示范园的耕地置换成一般农用地,但是苦于没有指标。 姜劲松坦言了解示范园的难处。“仅靠粮食丰产一个项目的产出要覆盖土地流转费用和维持企业运转费用,企业非常困难。我们去年就已经向省里申报指标,至今已过半年,依旧没有得到批准。” 融资难 资金链承压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支撑示范园运转的主要靠帝元公司自有资金以及政府补贴。 根据安徽省宿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桥区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开展情况》显示,截至 2025 年 11 月底,帝元公司自示范园项目启动后,已先后投入 7500 万元,建成 3000 多平方米的宿舍楼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