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讨论【摘要】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推广和广泛运用,论文通过对 BIM 技术的分析,从可视化、一体化、信息完备参数化方面,探讨了 BIM 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相融合的相关问题。【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施工;应用探讨1BIM 简述1.1BIM 技术BIM 技术是以三维数字为核心的工程数字模型,它连接着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数字、过程和资源,能为建筑从设计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的相关方均可通过在 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实现各尽其责、协同合作以及资源利用的效率化。1.2BIM 技术的特点运用 BIM 建筑信息模型能实现整个过程的可视化,因此,无论项目的设计、施工建造以及运营过程中的沟通沟通、最后决策等都能在可视的状态下完成。一体化是 BIM 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BIM 技术贯穿于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全过程,以计算机三维模型形成的数据库为技术核心,容纳了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信息。BIM 技术还能通过对工程对象的 3D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使信息更完善。此外,BIM 技术能通过参数的调整反映构件间的不同,简单调整模型中的参数值就能实现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1]。2BIM 与建筑施工管理相融合的具体体现2.1BIM 技术与施工设计相融合。设计方案是建筑施工的理论依据,传统的设计模式是通过设计图纸中的点、线条、平面以及节点来拟建建筑的形状、样式,仅凭想象和经验无法了解真正的建成效果,而把 BIM 技术运用到方案设计中,可以优化设计,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设计图纸的可实施性。例如,对钢结构的设计可通过 BIM 技术的三维建模,对结构进行可视化模拟,对前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和避开因后期修改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和成本增加的现象出现,进而达到优化钢结构的工艺,减少设计变更,提高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建设效益。2.2BIM 技术与施工组织相融合。2.2.1 平面布置。建筑工程独一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受外界影响较大,传统的静态施工总平面布置方式会因外界条件的变化出现各种问题,无法与项目建设同步,缺乏时效性,甚至不能按原计划进行施工,调整平面布置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无形中会增加成本。而 BIM 技术和平面布置相融合可以运用三维视图的方式建立数量化模型,进而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并涵盖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临时设施参数,项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