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S”技术在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_第1页
1/2
“3S”技术在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_第2页
2/2
“3S”技术在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山谷地区。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过渡区域地势起伏剧烈,断层纵横,沟谷密布,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尤其是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后,地层更加破裂,松散堆积物激增,大大增加了该区域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社会进展,提高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因此摸清当地泥石流灾害基本情况,划分区域泥石流潜在危险性等别显得尤为迫切。但是,西部地区幅员宽阔,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环境恶劣,采纳常规方法讨论地质灾害信息不仅费时费劲而且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讨论结果。“3S”技术是集地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统计、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技术,在涉及地理学相关领域的讨论中能够克服传统方法中的诸多不足,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四川省宝兴县地处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过渡带,境内地形起伏剧烈,泥石流灾害多发。本文以宝兴县为试点讨论区,将“3S”技术的优势深化应用到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分析之中,通过地质数据、DEM 数据、遥感数据、降雨数据等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讨论,取得成果如下:(1)从影响泥石流孕育发生的物源条件、滑移动力条件、触发条件等三个主要方面入手,再结合人类活动情况,本讨论选取了地质构造、岩性硬度、地震烈度、斜坡类型、坡度、坡向、地貌信息熵、高程、河流、植被覆盖、24h 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道路 13 个影响因子。依托“3S”技术,对相关数据处理分析,而后整理归档,建立了讨论区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地理数据库。(2)仔细分析讨论区基本情况,选取了地貌信息熵这一概念评价泥石流流域发育程度,并提取讨论区子流域信息。讨论表明,集水阈值设置为 2 万时得到的流域信息和讨论区实际情况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划分出 87 个子流域。讨论区各子流域地貌信息熵值介于0.099~0.486。(3)建立讨论区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层次分析模型。模型从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人类活动四方面对 13 个具体影响因子进行归类划分。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人类活动四类因子为层次模型准则层,13 个具体影响因子为层次模型措施层。(4)将所有影响因子加权叠加,得到讨论区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定量结果。经实地踏勘讨论分析,将泥石流潜在危险性定量计算结果再划分为五个危险等别,依次为极高、高、次高、低、极低。空间分析结果显示,讨论区东南部为泥石流潜在危险性极高等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3S”技术在宝兴县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