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垃圾焚烧项目案例教你看懂 PPP 模式案例项目:重庆第三、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企业:重庆三峰环境集团此次签约项目中,在市政设施领域,主城区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均由三峰环境集团实行 PPP 模式中的 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投资建设。洽谈签约:洽谈近两年合同厚达几百页这次签约,看起只是个仪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准备阶段。三峰环境董事长雷钦平说,这次签约的第三、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之前的准备和洽谈已花了近两年时间。因为涉及发改委、市政、环保、规划、国土、财政、建委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又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各部门的层层把关都尤其严格,所以就不停洽谈、汇总、优化,最后的合同达几百页厚。PPP 之于政府:政府一次性投入变分期购买服务根据签约内容,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按日处理垃圾能力 4500 吨/天设计,投资约 20 亿元,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按日处理垃圾能力 3000 吨/天设计,投资约 15 亿元。两厂总投资在 35亿上。根据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模式,政府财政就要一次性投资 35 亿元以上。而现在通过 PPP 方式,这 35 亿元就由企业出资,而政府分期购买企业的服务。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在运营阶段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付一定费用,收购所发电能,这样就减轻了政府当期财政压力。PPP 之于公众:服务更专业更有质量假如政府出资建一个垃圾焚烧项目,需要成立专业的团队来负责。而通过 PPP 方式让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只需确定原则、要求并履行监管职责,具体项目都由专业化的企业来负责设计、设备集成、安装施工和运营管理,而市场化本身就有竞争压力,如此,企业就能提供更专业、更有质量的服务。以第三、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例,三峰环境在国内垃圾焚烧行业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早在 2000 年,三峰环境就引进德国马丁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和烟气净化处理全套技术,经过不断消化、吸收和创新,目前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利用该技术,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严格的物理、化学净化处理工序,达到欧盟 2000 的环保标准。这个标准意味着,从烟囱中基本看不出任何排放,除了冬天时有些白色的水蒸气。在臭味方面,因为都是密闭结构,通过臭气处理,不会有臭气外溢。另外,垃圾都有渗滤液,三峰环境通过超滤、反渗透等工艺严格处理后,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也就是跟雨水是一个排放级别,不过这部分水也不会外排,而是用于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