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音乐“溜溜歌”融入音乐课堂【摘要】时代的与时俱进,流行音乐在不断地充斥着整个时代,我们在前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似乎在逐渐的消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也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小学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如果能够在不违背《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之下,尽最大的能力去弘扬民族音乐,一来可以让本地的学生认识传统音乐、记住民族特色、传承民族信仰,二来学生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来丰富个人的音乐素养,在增强个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的同时,也能够做到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迸发出积极向上继承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的广大情怀。本文将围绕侗北的天柱县注溪乡山歌——今天称为“溜溜歌”如何融入音乐课堂展开,提出切实有效的办法的同时也进一步论证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民族音乐;溜溜歌;音乐课堂;一、“溜溜歌”是什么在我国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有100多万的侗族人民。由于地理差异,所以侗族人民分为南和北两个土语区,北侗地区约有40万侗族人民。北侗人民经过了多少年的沉淀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孕育着勤劳的人民,同时也传承下来不少优秀的民族文化,它孕育和培养了许多著名的优秀人物的同时也传承下来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北侗民歌。北侗民歌属于民间的一种歌谣,由于其地域性非常有局限,所以仅仅会在北侗的方言区进行传唱,长久以来在这个地区也形成了一种用歌声去表达言语情感、交友或者是贸易的民俗民风。在这里大家都以会唱歌作为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而且这种歌声是口口相传的,也是世代相传的。由于北侗的民歌众多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我们今天重点讲述的溜溜歌以外,还有不少的礼俗歌、情歌,儿歌等等。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歌,只要我们看名字,其实都能够瞬间理解它究竟是属于何种类别,但是当提到溜溜歌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溜溜歌?顾名思义溜溜歌就是歌词里有“溜溜”这种衬词的歌曲,它是在北侗人民日常的生活中和劳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们通过溜溜歌的传唱或是给劳动加油打气或是形容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妙。这种“溜溜歌”地域性质非常的强烈,它并不是遍布于整个侗族的,就连北侗地区也只有天柱县注溪乡一带比较流行,只不过如今只有在民间传唱,很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褪色。这种“溜溜歌”十分的与众不同,就是在于它除了同一般歌曲一样能够独唱、齐唱以及对唱之外,它还可以作多声部合唱,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为了让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能够流传下来,为了不让这种民歌形式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之后就石沉大海,所以还是要让这种民族音乐进课堂。二、如何让民族音乐“溜溜歌”进入课堂1.音乐未入,感情先行民族音乐进课堂需要一个过程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接受“溜溜歌”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还是需要在此之前培养一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一个人对于本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的时候,那么他对于本民族地文化风俗也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去了解和追求。这就需要教育者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的去进行科普和传授,可以先从民主特色和民族文化着手,让学生自觉地树立起一种民族主人翁的精神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学习。这样一来目的性不会很强,作为学生也会有很大的主动性去参与其中,“溜溜歌”继承和发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作为教育者要站在更加宏观的位置上去考虑“溜溜歌”进入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果。2.兴趣为主,歌曲为辅作为教育者应该更加明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因此在讲授“溜溜歌”之前,最好是给学生安排一些查阅资料的活动,围绕民族音乐展开,让大家集思广益去搜集一些当地的民族音乐,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展现自己喜爱或者熟悉的民族音乐,结合多媒体展示一些民族服饰、歌曲视频等,以此为引来将“溜溜歌”融入到课堂当中来。这样能够让学生不自觉的加入到“溜溜歌”的学习阵营当中来,对于民族音乐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寓教于乐,唱跳结合优秀的民族音乐进课堂之前还是需要学校的层层把关,最好聘请专业的“溜溜歌”音乐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由浅到深,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