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水北调移民工程“防腐”为南水北调移民工程“防腐” 背景介绍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进展。 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建造需移民 30 万人,这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而枣阳市则承担着此工程的移民安置重任。在安置移民的过程中,移民资金作为国家扶持库区移民进展的一项政策性补助,惠民利民,不计本,不计息,无需还款,没有效益反映,具有一定的特别性。 然而,自 2025 年以来,枣阳市检察院立案查处了多起在南水北调移民搬迁过程中的贪污渎职案件,其总数占全市职务犯罪案件的21.4%。此类案件涉案人员众多,严重侵害移民利益,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风险分析 风险一:管理制度有漏洞 南水北调移民项目的安居工程由枣阳市移民局公开招投标,但工程款的拨付却由各个乡镇决定,工程的验收也是由乡镇进行。前期土地平整和后期配套工程均由乡镇自行负责,而乡镇部分领导为了达到敛财的目的,将这些工程化整为零,直接跳过招投标环节,将工程直接交给个体承包商,这就为主管领导收受贿赂打开了方便大门。在招投标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根据有关规定,工程达到一定数额的必须在市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但某镇在移民点建设中,八个移民点排水工程,没有进行公开招标,个别分管移民工程的负责人自行决定承建商,搞权钱交易,导致监督丧失。 风险二:窝案串案突出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补偿款发放监管制度的不健全,给犯罪分子截留、套取、侵吞补贴留有可乘之机。与此同时,移民基建工程多,主管领导把权力变成了摇钱树。为能争取到工程项目和及时结工程款,个体建筑商先向有权决定的相关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出现多个行贿人先后向一人行贿的情况,形成窝串案。如枣阳市兴隆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刘某受贿案中,刘某作为兴隆镇主管移民工作的领导,对于工程交给哪些人承建、工程款的拨付具有决定权,因此成为众多建筑商的首攻目标。兴隆镇共有八个移民村需要土地平整、建安居房和配套工程,先后有十一名建筑商为承接工程、结工程款向其行贿 13.2 万元。 对策建议 对策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首先必须强化基础组织建设,培育、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基础干部队伍,加强村民公民意识教育,把好选举关,引导农民选好村干部,改变目前农村基础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