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排污权交易量逐年提升减排作用初显内蒙古排污权交易量逐年提升减排作用初显 2025 年 2 月下旬,弥漫华北数日的雾霾再次使污染治理成为舆论热点。为探究治污减排新路径,此前,国家已批准包括内蒙古在内的 11 个省份试点排污权交易。 自成功达成首笔交易以来,内蒙古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成交量逐年提升,调整经济结构和减排作用初步显现。然而,由于尚属新生事物,部分官员和学者认为,排污权交易在政策制度、市场活跃度、基础讨论方面凸显一系列问题,亟待完善。 倒逼企业治污减排 排污权交易作用初显 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中心主任王成金说,排污权交易主要是以市场手段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使环境资源的无偿占用变为有偿使用,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 目前,国家共批准江苏、浙江、山西等 11 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内蒙古于 2025 年 9 月成为国家排污权交易试点省份,凡区内新增排污指标的建设项目都需要先购买指标,获得排污权后方能建设。 为促进排污权交易工作,2025 年以来,内蒙古先后出台 7 个政策性文件,为正式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确定了指导原则、基准价格、交易基金管理办法、排污权储备规则、交易管理规则和电子竞价规则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 2025 年 8 月 16 日,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与 4 家企业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合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正式开始实施。据统计,截至 2025 年 1 月,内蒙古共有 305 家企业成功进行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指标的交易,其中二氧化硫 27439 吨、氮氧化物 59816 吨、化学需氧量 1911 吨、氨氮 154 吨,总成交金额 7144 万元。 通过积极推动和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这项制度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减排工作方面的推动促进作用正初步显现。据了解,目前排污权有偿使用的交易总额中,已有超过 5000 万元用于相关企业减排工程建设(33%)和环保能力建设(67%)。 王成金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这一倒逼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新建企业准入门槛,客观上限制了“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同时,也促使企业从降低环境成本着眼,刺激企业通过技术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使企业认识到治理污染“有利可图”,提高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落实了排污单位的减排责任,促其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为区域经济进展腾出了更大的环境容量。 交易市场活跃度差 “行政色彩”浓厚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