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再生愚公杨善洲-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

再生愚公杨善洲-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_第1页
1/2
再生愚公杨善洲-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_第2页
2/2
再生愚公杨善洲 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再生"愚公"杨善洲 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他曾说过,死后把骨灰撒在雪松树下 杨善洲 1927 年出生。1986 年 3 月,他从保山地委书记职位上退休。当时,云南省委领导找他谈话说:“你辛苦了一辈子了,退下来后到昆明来吧。” 杨善洲却决定回老家种树。他的决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对,杨善洲宽慰家人说:“在大亮山上白天栽树,晚上烤火,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吗?” 昨日,怀着对杨善洲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进了杨善洲奋斗了 22年的大亮山,在他生前扎根的这座大山沿着他的足迹踏访。 刚进入林场,入口旁哨所房屋墙壁上一行醒目的标语“誓把荒山变绿洲,欲叫瘠地流甘泉”就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就是老书记在退休后扎根大亮山,奋斗了 20 余年追求的目标,也是他晚年要达成为家乡父老做一点实事心愿的真实写照。”同行的施甸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从施甸县姚关镇出来进入林场后,在长约 18 公里的山路上,映入眼球的都是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茂密松林。在海拔高度约 2400 米的大亮山上穿行,迎面扑来的是松林的一股股清香以及在山风吹拂下传来的一阵阵松涛声。在杨善洲去世后,为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沿着进场部的山路,记者看到,每间隔不到 10 米,林场职工就在路旁的松树上扎起一朵白花。在到达大亮山林场时,记者看到前来缅怀杨善洲的人络绎不绝,有单位组织而来的、有周边群众自发而来的…… 在他住过 9 年的油毛毡窝棚前,我们又一次看到了 20 年前他从地委宿舍移栽过来的盆景雪松。4 棵雪松如今已经有七八米高,显得格外挺拔坚强。 这是杨善洲最爱的树种。在地委大院、姚关清平洞、油毛毡窝棚前,他都栽种了雪松。上次来大亮山,他曾在雪松树下说过,死后要把骨灰撒在雪松树下。 住院时, 他申请经费给村民建澡塘 杨善洲住院治疗后,每天都有很多当地群众和素不相识的人到医院看望。一位姓张的老板,对杨善洲愈发仰慕的同时亦愈发困惑:人这一生辛辛苦苦打拼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要向杨善洲寻找答案。 病重的杨善洲已经无法正常说话,张老板却说自己在看到杨善洲的那一刻忽然悟出了答案:人不能只是为钱而活。 根据杨善洲遗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他一直居住的林场。骨灰安葬点鲜花簇拥,4 棵雪松包围。后边是杨善洲居住的林场旧居,一扇特别的门呈现在眼前,它是杨善洲亲手编制的,一半是木板一半是树。里面有他生前常用的水壶、表面有厚厚一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再生愚公杨善洲-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