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_第1页
1/3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_第2页
2/3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_第3页
3/3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 摘要:吉林西部虽然干旱少雨,年降雨量 400 毫米左右,但是大部分集中在 6~8 月份,造成这一时期湿度较大,适于二代粘虫发生、进展。了解二代粘虫的习性,有针对性的实行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文章对吉林中西部二代粘虫的发生习性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二代粘虫;发生特性;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5)-01-0079-1 1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特性 粘虫又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又叫粟夜盗虫、行军虫等。幼虫以叶肉为食,比如麦子、稻、粟、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 16 科 100 多种以上植物都是粘虫的美食。粘虫幼虫的典型特征是头部有八字形黑纹,体背有 5 条不同颜色的纵线。一般来说,粘虫在吉林省西部形成于春夏两个危害世代,第二个危害世代就叫做二代粘虫。 1.1 粘虫发生规律及特点 一代粘虫是从南方迁飞到吉林西部的成虫,6 月份在繁殖出一代幼虫,二代粘虫是一代粘虫的幼虫经化蛹、羽化、产卵、孵化产生的幼虫。粘虫喜爱高温、高湿气候,喜爱在杂草上产卵。粘虫具有飞行能力强,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发生快、进展快、危害严重等特点。6~8 月份吉林西部雨水充沛,杂草茂盛,这些条件有利于二代粘虫的发生。 从粘虫的虫龄来看,粘虫初龄幼虫有群居性,啃食叶肉,造成叶片白色斑点,3 龄后食量增大,叶片危害成大的缺口,5~6 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可以将玉米吃成光秆或者将玉米幼苗整个吃光,初孵幼虫有一个群集性,3 龄后粘虫还会装死,受到惊吓迅速蜷缩成团并坠地,尤其是二代粘虫,它具有群居性、杂食性、迁飞性、爆发性的特点,往往在局部地区突然爆发成灾,严重时候将叶片吃光形成光秆,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 1.2 二代粘虫的生活习性 粘虫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宜,可连续繁育。世代数和发生期因地区、气候而异,吉林西部一般 1 年发生 2~3 代。为二代粘虫常发区、三代粘虫偶发区,主要危害代为二代粘虫。成虫昼伏,夜出取食、交配、交卵。成虫取食各种植物的花蜜,也吸食蚜虫、介壳虫的蜜露、腐果汁液。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 1.3 二代粘虫的的发生条件 粘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为 15℃~30℃,高于 30℃或低于 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