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社会经济进展的要求,许多复合型课程应运而生,英语与商务的结合就是其一。结合方式主要为三类,商务为主,英语为辅;英语与商务同样重要;商务为辅,英语为主。为方便起见,最后一种暂称为英语(商务方向),与第二种商务英语以示区别。英语(商务方向)在两者中似乎已经走入尴尬境地,而这正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本文首先给英语(商务方向)定位,然后从其培育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的角度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最后指出其不足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英语 商务 培育目的 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沟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国内,国内走出国门的企业也是与日俱增,这就需要一大批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有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鉴于对外语人才多元化的需要,国家教委适时地提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育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模式”,其中英语和商务的结合是众外语专业中最为紧密的。根据英语和商务在学科中所占比重,大致分为三类,英语为主,商务为辅,我们暂称其为英语(商务方向),英语商务各占半壁江山英语商务论文,即商务英语,以及商务为主,英语为辅的商学范畴的学科。但随着其他专业对英语的逐步重视,以及原来越多出国深造的商务人才选择回国就业,英语(商务方向)的就业形式已开始不容乐观。在内外夹攻下,此专业下一步究竟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已摆上议事日程。本文,笔者希望通过英语(商务方向)的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等几方面找出其专业优势,指出其存在和继续蓬勃进展的合理性。最后指出不足和解决措施,扫除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 英语与商务结合的种类以及英语(商务方向)定位 鉴于商务英语是复合型学科,它的定位问题,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英语和商务结合现在的专业设置主要有 3 种情况。 1.专业为主,英语为辅。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只有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旨在帮助提高学生书面的英语专业阅读能力的“经贸文章选读”或类似与专业有关的英语阅读课程,这些课程一般课时量很少,不注重学生的口头能力培育。 2.英语为主,专业为辅。以英语为主的大多数是语言类专业,名称常以英语(商务方向)出现,此类专业在大学英语系开设的数量比较多。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前四个学期以打语言基础为主,期间穿插安排商务类的选修课,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