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加价值的资产增值率与盈余管理相关性讨论基于增加价值的资产增值率与盈余管理相关性讨论 【摘 要】文章从增加价值的视角用资产增值率作为表征上市公司价值制造能力的指标,探究在不同方向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价值制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公司其盈余操控程度越高资产增值率越低,而操控程度较低情况下的适度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资产增值率;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公司,两种程度的盈余操控都与资产增值率正相关。 【关键词】增加价值;资产增值率;盈余管理;操控性应计利润 增加价值反映了企业所制造的能够分配给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思想。而操控性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流动产生影响。文章根据增加价值理论把单位资产制造的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增加价值定义为资产增值率,反映企业的价值制造能力。通过讨论不同方向盈余管理行为下盈余管理程度与资产增值率的相关关系,探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对企业价值制造能力的作用机制。 一、文献回顾及讨论假设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增加价值的含义进行了理论界定并提出计算方法(熊楚熊,1996;楼土明,1996;陈守文,1998;徐鹿1999;朱卫东,2025 等)。虽然学者定义的角度不同,但有关增加价值计算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增加价值生产法和增加价值分配法。而从数据可得性、信息的可理解性(朱卫东、许云芳,2025)以及体现企业的多元主体等角度考虑,生产法更适合应用于实际以反映企业价值制造的能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普遍存在的,Burgstahler 和 Dichev(1997)、Hayn(1995)陆建桥(1999)、王亚平(2025)、赵春光(2025)、薄仙慧(2025)等学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讨论,且在其存在性方面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所以应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计算增加价值时应考虑将企业进行盈余操控所产生的影响排除在外。 盈余管理一方面会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临时躲过财务危机、减少订约成本、传递内部信息、增强投资者信心等;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如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等的消极影响(黄晓彬,2025)。本质上,应计盈余管理的操控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和内在经济活动但会导致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转移,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模式和盈利情况,进而对企业价值制造产生影响。Riahi-Belkaoui(1996)讨论了增加价值与股票回报之间呈非线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