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基于能力培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将介绍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生的就业不理想的情况,并分析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然后基于学生的能力培育,参考多方专业学术意见,提出针对该专业的大体的改革思路与具体措施的建议与想法。 【关键词】应用性理学;就业情况;改革思路;能力培育 一、引言 事实表明,心理学的应用涉及到当今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如:政治、商业、体育等;可见心理学的讨论与实践对人类社会进展影响重大,有利用促社会文化的提升。应用心理学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适应社会需求的潮流,但我国各院校该专业实践成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大多呈现专业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难以胜任相关职业。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将针对能力培育问题提出对该专业改革的相关建议与意见。 二、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相对而言,我国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育目标定位较高;对于刚经历过高考的本科生来说难以真正落实相应的要求。另外,近几年来心理学的硕士博士生的明显增加,本科生就业相对困难。而且在培育模式上“应用心理学”与“心理学”专业的区别不大且交叉混乱,使得毕业生对岗位的寻求感到迷茫,而导致应用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共同竞争同职位,而影响其就业率。 (二)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理论性学习,突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却无法体现出应用心理学“应用”的特性。该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全面但不深化,针对性不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浮于表面,对基础心理学知识与实践的掌握不够牢固。以实践与技能培训为主的课程量占比小,缺乏专业训练的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很多时候课程内容陈旧死板,没有及时更新前沿学术讨论成果,学生的视野与学术积累无法得真正的提升。 (三)培育方式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课就是专业基础课中的某一点上的强调与细化而不是深化,而且同样以理论为主,授课的内容与方式也大体类似。笼统而单调专业课划分,各院校雷同的培育模式,使得学生并不能在其专业上细致深化地讨论学习,无法体现应用心理学的特色与专业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与专业的学科建设。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改革路线与措施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改革思路 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能力培育是有差别的,我们可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