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1页
1/4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2页
2/4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3页
3/4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在平衡我国的水资源失衡的同时,也不可避开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水资源问题是 21 世纪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总体来看,南方水量相对较丰沛,而北方比较干旱。为了缓解中国北方缺水的严重局面,南水北调工程由问题的提出、规划向实施阶段进展,是国家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调配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性基础设施。然而,由于调水改变了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受水区、输水干渠沿线和水源区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讨论。 1 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南水北调工程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开的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调水区和输水区。南水北调工程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两个:(1)水质问题,即“南水北调”还是“污水北调”的问题;(2)对长江河口的影响。 1.1 南水北调的水质问题 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课题。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发挥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东线工程的调水区位于工业污染严重的长江三角洲,输水区经过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受水区到达污染严重的海河流域;现有河道的水质自南向北呈恶化趋势,如洪泽湖以南为 II――III 类水,洪泽湖至骆马湖区间为 III 类水,骆马湖至东平湖大部分为 IV――V 类水,黄河以北为 V类水。此外,中线输水区与受水区的引水河道也约有半数超 V 类。主要受水区几乎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污水灌溉进一步引起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的污染。如海河流域一、二、三级支流的近 10 000 km河长中,已有约 4 000 km 河道常年干涸;北京市市区排放废污水6.3108t/a,经北运河、北京排污河、永定新河入海,其中 38%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 为确保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 III 类标准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务院制定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启动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保障东线第一期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