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调控技术应用探讨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调控技术应用 1 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特征 1.1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由于高产田的有效穗数已基本趋于饱和,而穗粒数的变幅较大,因此实现小麦超高产重点是挖掘穗部潜力,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数,防止千粒重降低,确保穗粒重的提高。合理的群体结构特征应当是既要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又不因群体过大而大幅度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进展。 1.2 群体光合性能好。高产小麦群体对太阳光吸收或透射率高,受光状态好,光合能力强,净光合生产率高。这种高光效群体,除要求合理的茎数和叶面积之外,还要求植株个体健壮,叶片主体分布合理,挺而上举,能充分利用光能,实现超高产。 1.3 茎蘖消长动态合理。高产麦田茎蘖峰值出现在起身期,到达峰值期后分蘖两极分化快、强度大,群体内部通风透光好。为促进茎蘖消长动态合理进展,应根据品种特点,从确定基本苗开始,实行全程调控,以控制分蘖峰值和促进分蘖两极分化,使高产麦田要求的峰值与某一品种预定群体指标相吻合。 2 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技术 2.1 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产田确定合理基本苗数的原则是使植株个体分布均匀并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基本苗数,以协调群体内部的矛盾而实现高产。具体讲,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有效分蘖期长短、分蘖力强弱及单位面积上所容纳的适宜穗数来确定,即合理基本苗 X=Y/Es。其中:Y 为单位面积适宜穗数,一般以品种介绍或经验来确定;Es 为单株可靠成穗数,可根据品种的理论有效茎蘖数(R)与实际分蘖发生率(r)来估算,即 Es=R?r。理论茎蘖数(R)是由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决定的。它因品种总叶片数(N)、伸长节间数(n)和主茎拔节时有效分蘖应具有可靠叶片数(tN)而异。各品种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 N-n-tN+3。 2.2 高质量整地播种。精播高产麦田主要采纳在降低基本苗的基础上以促为主或促控结合的种植管理模式,为实现基本苗的齐、全、匀、壮,应特别强调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使土壤上松下实,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时要有合理的宽、窄行配置,以改善行间光照条件,做到覆土深度适宜,下种均匀,达到“种不相挨,苗不相靠”的要求。 2.3 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小麦有冬前和春季 2 个分蘖高峰期。春季是分蘖消长最活跃的时期,具有生长快、矛盾多、变化大的特点。因此,春季是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