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隧道基坑降水控制一、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法(被动降水)1、深井井点系统设备⑴ 井管采纳 φ600mm 钢管做成,井管下部过滤部分管壁上呈梅花形钻直径为 12~18mm 的孔,管壁外包两层滤网,内层为 41 孔/cm2镀锌铁丝,外层为 10 孔/cm2镀锌铁丝。⑵ 水泵采纳型号为 QY-25 型的潜水电泵。2、深井布置及埋设⑴ 深井布置**路隧道基坑降水段基底长 660m,基坑基底最大宽约 50m,最大开挖深度约 13m,在该段布置了两排深井井点,一排在基坑中线上,一排在基坑南侧边坡外侧,依据地质状况、井点设备套数和降水运行天数设置了深井井点间距为 15m,共布设 88 个。井深采纳下式计算: H≥H1+△h+iL+l 式中:H---井点管埋置深度(m) H1---井点埋设面与基坑底的距离(取 13m) △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安全距离(取 0.5m) i--- 降水曲线坡度(取 0.1)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侧边的距离(取 18m) l---滤水管长度(取 2m) 经计算:井管埋深为 17.3m,钻孔深定为 17.3m。⑵ 深井埋设深井采纳旋转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直径为 800mm。将潜水电泵用绳吊入滤水层部位,然后将潜水电机、电缆及接头与保护开关连接。3、井点监测沿基坑四周布设 φ86mm 的降水观测孔,利用自测水位仪进行水位量测。其要求包括:⑴ 降水开始前,所有抽水井、观测井统一联测静止水位。并统一编号、统一基准点。⑵ 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一排观测孔,从降水开始,按抽水试验观测要求进行水位观测。⑶ 根据水位变化情况与预测计算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抽排水系统,并通过与基坑其它岩土工程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建议、确定应实行的防治措施。4、排水设施 从深井中抽出水,沿基坑四周排水沟汇合到沉淀池中,经沉淀后 和基底的渗水,并用潜水泵抽到基坑四周的排水沟,经沉淀排入河道。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法(主动降水)由于地质的特别因素,该段落土体含水量较大,土质粘性较高。土体渗水率较低,造成此部位水量未能达到降水设计要求而仍存在流砂因素,对于此流砂层(特指 T17~T18 节段)实行轻型井点降水措施,从而更好的达到降水效果,阻止流砂现象。1、轻型井点系统设备及机组布置地道纵向布置 4 条,横向间距 10m,纵向间距 2m。滤管直径为Φ38-55mm,壁厚 3.0mm 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 2.0m 左右,一端用厚为 4.0mm 钢板焊死,在此端 1.4m 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 Φ15mm 的小圆孔,孔距为 25mm,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