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屋面分会】案例介绍 深圳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丹麦知名建筑事务所 Schmidt Hammer Lassen(SHL)和联手另一家丹麦建筑事务所Gottlieb Paludan Architects,在一个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上,赢得了一个不寻常的建筑设计项目——深圳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方案设计权,其打破常规的圆形建筑方案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深圳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建成后每天能高效焚烧处理 5000 吨生活垃圾,大约是深圳市(1080 万居民、近 2000 万总人口)一年产生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该项目不仅将采纳最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还将设置大型多功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临近长深高速的郊区山地中,厂址被大片的植物所覆盖。此次中标的建筑设计方案不走寻常路,一举打破了传统矩形布局工业设施的惯例,巨大的圆形结构不仅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体结构,也将全部涵盖相关的辅助建筑设施,其简单紧凑的圆形结构外形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建造成本和时间。 为了尽可能减少项目对周围植被环境的影响,整个 66000 平米的巨大圆形屋顶约有三分之二被太阳能光伏板所覆盖,建筑设施所需的能耗可借力这些太阳能达到可持续供应;其余三分之一则用于屋顶绿化、屋顶天窗,以及雨水收集、回收系统,旨在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又较完善的屋顶生态系统。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处处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路,垃圾电厂的入口是一个园林公园,两只烟囱之间是曲折的坡道。这个被大片植物所覆盖的巨大圆形建筑,还将提供一系列亲民旅游设施,包括一条全景参观的景观通道,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建筑周围的山体、森林以及远处的城市风景。 此外,建筑设计方案还在屋顶观景平台前,设置了一块能够看到工厂内部运作的巨型屏幕。“提供这块屏幕的目的是向人们展示,将垃圾焚烧转化为能源的完整过程,以及未来垃圾处理进展趋势的全新理念”,建筑设计师表示。为了方便公众参观和科普教育,设计中还考虑了垃圾电厂内部的访客通道和空间的要素。 根据建筑设计师的想法,这种参观一方面可以使公众对该厂的环境影响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公众进行反思,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发电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 据悉,该项目拟定于 2025 年开始运行,为此 Schmidt Hammer Lassen 和 Gottlieb Paludan Architects 设计团队,还专门请来了曾设计深圳会展中心和上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