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PPT 图)结构:双层膜结构(外膜,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开成嵴)、线粒体基质、核糖体、少量 DNAT 和 RNA(能独立遗传);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转换场所,“动力车间”);①内膜向内折叠开成嵴,使内膜表面积大大增加,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②内膜和基质中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③动植物细胞都有; 二、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三、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二个阶段①: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H](少)+ 能量(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② 丙酮酸 酶 C2H5OH(酒精)+CO2 (高等植物、酵母菌等) 或 丙酮酸 酶 C3H6O3(乳酸) (动物和人、马铃薯快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酸菌) 场所:细胞质基质 (PPT 图)3、总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能量4、1mol 葡萄糖①产 196.65 kJ 能量,其中的 61.08 kJ 合成 2 个 ATP,剩余是热能。②余化学能仍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5、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时,可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四、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气的参加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三个阶段① C6H12O6 酶 2丙酮酸 + [H](少)+ 能量(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 丙酮酸 + H2O 酶 CO2 + [H] + 能量(少) 场所:线粒体③ [H] + O2 酶 H2O + 能量(大量) 场所:线粒体(PPT图3个)(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真核生物才有线粒体)3、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氧元子的去向:C6H12O6 + 6H2O 6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