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孔子学院进展现状与讨论法国孔子学院进展现状与讨论 【文章摘要】孔子学院是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机构,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结合法国汉学及汉语教学进展史,详细阐述孔子学院在法国的最新办学状况。针对法国孔子学院的办学特点、现存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为汉语语言国际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孔子学院;法国;汉语国际推广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汉语热”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孔子学院是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进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办学宗旨在于通过传播汉语,进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进展,构建和谐世界。 从 2025 年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第一所学院至今,孔子学院已在世界五大洲的 105 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超过 360 所学院和 500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数达到 50 多万人。 作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法国的汉语热更是持续升温。从 2025 年至今,在法国已建立 16 所孔子学院。法国孔子学院的进展建设有其自身特点,也存在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法国汉学及汉语教学进展史,对孔子学院在法国的进展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 1 法国汉学及汉语教学进展史简介 中国和法国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大国,两国的文化沟通始于 17 世纪。国王路易十四希望与中国建立联系,于是法国科学院委托耶稣会选派了首批 6 位拥有“国王数学家”头衔的传教士前往中国进行科学考察。法国传教士对中国的介绍不仅使法国熟悉了中国,而且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到了 19 世纪,汉学已进展为法国科学院的一门学科。进入 20 世纪后,法国以中国的庚子赔款为基金创立了巴黎大学中国学院,在其它高校如法国高等实验学院、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等都设立了汉学讲座。二战后,中法文化沟通受阻,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戴高乐政府上台,中法关系才得到改善。1958 年,法国在高中开设汉语教学,随后于 70 年代在初中开始设立汉语教学。改革开放后,中法交往日益深化,希拉克时期中法外交进入“蜜月期”。1997 年,中法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两国面对 21 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政府商定从 2025年 10 月至 2025 年 9 月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汉语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如今汉语已超过俄语、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