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讨论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讨论 [提要] 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如何在薪酬方面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地激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知识型员工的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对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的讨论;再将薪酬体系划分为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类,分别对知识型员工的经济性薪酬激励和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基于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究。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心理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讨论 收录日期:2025 年 10 月 11 日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已逐渐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这种资源,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而薪酬体系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如何发挥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一、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 20 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知识工作者,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有着较为鲜亮的特点:(一)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和较高的需求层次;(二)知识型员工掌握了知识这种核心生产要素;(三)知识型员工从事知识劳动。 在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之后,知识价值理论、按贡献分配理论、分享理论,包括西奥多·W·舒尔茨等的人力资本理论等都对知识型员工薪酬分配及激励问题进行了论述,普遍认为:市场薪酬、人力资本价值、对企业的贡献等无疑是知识型员工薪酬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知识管理学家玛汉·坦姆仆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到了知识型员工的 4 个最为重要的激励因素,即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宝。玛汉·坦姆仆认为,知识型员工在不同的事业进展阶段对于其激励因素的需要强度不同,他们在事业初期相对更重视金钱财宝方面的激励。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纽曼通过讨论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薪酬政策目标和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来确定本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 20 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赵曙明提出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他强调必须对知识型员工采纳多元化的价值分配要素。文魁、吴冬梅讨论发现,在国内,虽然高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