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行动导向教学教学设计、课件、学生作品、视频资料机械制图-识读组合体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制图授课班级12 模具班教材版本《机械制图》授课老师黄锦志教学内容识读组合体课时安排2 节课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等教学手段一体化教学手段教 学 目 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1)熟悉形体分析法,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补画第三面图。(1)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培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通过启发学生讨论探究,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2)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2)运用形体分析法补画第三面视图。教学难点(1)识读组合体视图,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加以分析。教学准备1、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把教学资源上传到班里的QQ 群共享文件夹,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2、让班里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根据班里同学的平常实训表现,进行合理分组,并选出组长。设计思路(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策略):一、教材分析组合体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育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关键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第五节内容是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空间物体,对于初学者来说,读图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投影知识,掌握读图要领和方法,由空间到平面,平面到空间不断反复循环,锻炼由图到物的形象思维,就能不断地提高读图能力。二、学情分析我本次授课对象是 12 级(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不喜爱枯燥的纯理论学习,但动手热情较高;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同学们已有一定的机械制图基础和机械装配能力,会用互联网。三、教学策略(由学情分析得到)学生参加设计的教学活动,从而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制作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出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对读组合体产生自主探究意识。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1.复习提问(1)什么是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1)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组成。2)分析各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组合形式。(2)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是什么?(3)看图提问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征。方框对方框──四棱柱 方框对三角框──三棱柱 多边形内多个三角形──棱锥 棱台方框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