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离小康有多远陕西离小康有多远 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统计局原总统计师 杨永善 对全面小康的“全面”如何理解,我觉得首先要对全面小康的内涵要有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民的全面进展的概念,更是一个经济进展、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事业、资源环境、人口素养、民主法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不仅要是有速度,而且要有质量,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不仅包含先进地区的进展,也包括落后地区的社会进展,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进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高标准的小康要求,首先覆盖面要全面,要惠及所有人民,不仅是一个地区,一部分人。其次建设领域要全面,实现全面进步要实现八个更加:政治更加开放包容、经济更加进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标更加提高。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教授 白永秀 全面小康的表征,首先是物质生活方面,即物质条件,包括食品、衣着、住房、交通及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的硬件;其次是精神生活状况,包括个人文化消费、公共消费、自由程度、归属感、受尊敬程度等;第三是生活环境状况,即硬环境,包括生态质量、城市交通与生活事宜状况、所在环境中的水质、绿化等;第四是社会环境状况,即软环境,包括社会秩序与人们的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文明程度、就业情况等。 陕西省统计局总统计师 杨天祥 全面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进展的社会,包含了经济进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 6 大方面 23 个指标体系。要达到全面小康,这些指标都要达到。 从统计角度观察,统计标准主要是从数据上来度量小康社会的进程,统计数值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面的反映小康水平。 从数量上来衡量和评判,统计数据也只能反映基本的进展趋势,要从多个角度去讨论,包括目标值的确定,权数的确定,统计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些数值与实际情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还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讨论所副所长 王建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维度上应该是全面,应该覆盖全体人民,只要有一个指标体系没有达到,就没有达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应该在于薄弱领域、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如何实现这些方面的改变,实现这些人群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