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沉降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1、概述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高填方路基不断增多,给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新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影响,高填方路基会产生一系列的病害,例如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开裂以及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等,其中以沉降病害最为广泛,轻则路面纵向线形不连续,视觉不良,行车不稳;重则路面开裂、松散形成坑槽,导致路面破坏,影响行车安全。 2、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原因分析 2、1 路基设计方面 首先高填方路基应实行标准格式图进行设计,设计时需掌握地质土质条件、土工试验资料的真实性,从而进行路基稳定性分析与验算。若根据一般路基进行设计,套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且未进行稳定性验算完工后路基无法达到预期的沉降和变形,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其次在路线设计时,若前期的地质勘察不够认真,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进行合理的避让,则将会那么会大大削弱路基的承载能力,导致路基极易产生压缩沉降,产生沉降变形。最后是排水问题,若高填方路基纵向排水、横向排水坡度设计不合理,导致路基两侧积水不能排出,使路基长时间处于浸泡环境中也会降低路基的承载力,因而也会产生沉降。 2、2 路基施工方面 施工的质量也决定着路基稳定性,不合理的施工对于路基的稳定性会产生严重影响。很多高填方路基沉降病害都是由路基施工问题而引起的。从实际出发,由于施工而产生路基沉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填筑顺序不当。高填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法律规范》要求进行铺筑,即要进行分层填铺、分层碾压(按规定厚度)施工。假如在施工过程中填层过厚即使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时,压实度也达不到《法律规范》规定的要求;若高填方路堤不按规定进行分层填筑和碾压作业,都会削弱路基的稳定性,势必会出现局部地段压实不足而导致整个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碾压工艺未按要求。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应按要求配备相应的整平碾压机具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规定的碾压遍数、行驶速度进行碾压施工,保证压实度达到法律规范要求。若未按要求的压实工艺进行碾压,路基的压实强度不均匀,压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将会导致高填方路段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 原路基的处理不妥。高填方路段,往往位于山岭重丘区和峡谷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而且,这些地区的土质一般是山体蚀物的沉积土,土壤密度小,承载力低,易使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假如对松软的沉积土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