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从中美教育模式的差异看我国的考试制度大家好,我叫翟叶波,来自高一八班。首先,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二十多年前,我国曾有一个考察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考察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昂、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扳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遥来晃去。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而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79年—1999年,美国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二十多年间,美国产生了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因为种种原因,在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任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反而听说在高校的大学生自杀率有所增加,在科研学术领域存在不少弄虚作假的学术腐败现象等。很遗憾,这一次两个国家的预言都错了。那么,勤奋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是中国强大起来呢?让我们先来对中美的教育作一下对比一、中美教育模式的差异1.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处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2.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收到来自各方压力.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时间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那高分".3.两国在知识观是存在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之间的动态差异,这一动一静这反映两国知识观的差异.4.两国在提供该学生的环境上不同: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发育,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