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商城,网上银行等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正以日益递增的速度发展,它们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将成为相关产业扩大规模、实现业务增长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营销人员、企业决策者和其他社会公众对这种新兴的高效率的方式感兴趣。而作为政府部门,也在渐渐受到管理信息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使得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跨部门信息共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明显。将会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以使政府部门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二、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带来的情况分析:1、我国政府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分析1.1目前中国政府的领导是有权威和强有力的,这样就容易自上而下地推行有效的电子政务改造,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国家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和中央门户网站。1.2我国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与积累,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已具备一定条件。1.3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随着今年元旦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正式开通,我国的政府网站体系初步形成;(2)政府网站普及率有很大提高,截至2005年底,96.1%的部委单位拥有网站,90.3%的省级政府拥有网站,94.9%的地市级政府拥有网站,77.7%的县级政府拥有网站;(3)政府网站功能不断完善,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而“且交流互动、在线服务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如上海的中国上”“”海、北京的首都之窗就推出了很多便民措施,商务部、民政部、外交部等部委的网站对增强政府透明度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4、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应用有很大进步。例如,由国信办牵头推进的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实现了企业基础信息在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共享,增强了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5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央关于政务公开的意见、《行政许可法》、《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我国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劣势分析2.1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处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2.2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造成体制障碍。2.3是人们在一味提高公务员的待遇,以此阻止公务员的贪污受贿行为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公务员权力的限制,以及加强公务员的监督制度。蒋英州,朱剑慧(2008)在《突破行政机构改革困难的前提性因素分析》中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公务员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公务员违法乱纪行为的屡禁不止。三、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带来的威胁挑战分析3.1政府理念有待创新3.2传统政府组织已不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管理要求3.3政府的管理手段需要变革3.4政府行为的规范与否将面临公众更直接的监督3.5政府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需要加强3.6信息背景下的法制的不完善3.7人的素质有待提高3.8电子政务必然带来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信息共享的要求,导致了网络安全与信息管理安全的问题,使得共享信息资源库中个人信息隐私权被侵犯成为可能。3.9地方政府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9.1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够。3.9.2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政务标准、信息共享度差。3.9.3地方政府在环境约束条件和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各自为政自成一体,导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不能互通互连,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就不能充分发挥电子电子政务的优势。3.10“乌鲁木齐7·5”事件,政府处理不当,给社会带来一列危害。3.11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和少数党政干部如应对失措,很容易造成危机。3.11.1:躲避信访3.11.2:堵塞渠道3.11.3:拖延解决3.11.4:违规抓捕四、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带来的对策及机会分析4.1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带来的对策分析4.1.1转变传统的行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并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