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20XX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实际,明确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并进行了新阐释,与党的优良作风所传达的价值导向是高度契合的。践行“三严三实”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一、“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对党的作风建设要求的新概括“三严三实”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涵盖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是新时期对党的作风建设要求的最新概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三严三实”是对党的作风建设要求的最新概括。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党中央就作风建设提出过一系列要求。面对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以此告诫全党要警惕敌人用糖衣裹着炮弹的袭击,以优良的作风来保障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变。面对十年“文革”对党和国家造成的严重混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大力整顿党的作风,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征程。进入新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新论断。这是对“两个务必”所作出的时代诠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诸如:“执政考验”“廉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等等,可以说是更加复杂严峻,党的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重申了“两个务必”,提出了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是对“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习近平第1页共7页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与“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一脉相承的,它坚持了党对作风建设要求的精神实质,突出了党对作风建设一以贯之的“严”和“实”的要求,是在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基础上所进行的一次重大理论概括。第二,“三严三实”是十八大以来党对作风建设而提出具体要求的最新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作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使党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全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和衷心拥护。中共中央于20XX年12月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XX年6月,中央决定重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基本内容,聚焦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XX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XX年3月,习近平同志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这是在“八项规定”“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反对“四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要求的最新概括。“八项规定”是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遵守的党内法规,“三严三实”是对“八项规定”的理论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体现,“三严三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拓展延伸和逻辑展开;“为民务实清廉”和反对“四风”的要求被纳入到“三严三实”的内涵中,践行“三严三实”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可见,“三严三实”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三严三实”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