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中国企业基层管理面临三大危险浏览次数:90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1-7-416:57|提问者:d1h5w2ai最佳答案“以人为本”在这几年应该是比较流行的词语。但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使之切实为企业和谐发展以及管理升级产生实际效能。我看还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探索与创新。我们同煤集团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和“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找准了“实施新战略、确立新目标、建设新同煤”的路子,把握精髓、吸收营养、结合实际、放眼全局,确立并实践了“81620”企业发展新战略,即:“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奋斗目标,“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裕”的发展方略,“尽心履职责、主动抓工作、提高执行力、落实全过程”的行为要求。新战略体系中,对以人为本的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发展。战略目标中,“造福员工”直接把满足员工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紧紧抓住了“以人为本”的实质;战略途径中,“心齐人和”首先强调了发挥“人”的社会性、协作性功能,凝心聚力,众人划桨开大船,牢牢站在了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战略措施中,“尽心履职责、主动抓工作、提高执行力、落实全过程”其通篇强调的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的以人为本核心。“企”字上面是个“人”,这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在谈到如何经营企业时,说得很有见地的话。他说:做企业实际上也是做人、做人的工作。没了“人”字,“企”字就变成了“止”字,企业自然也就停止不前了。这句话道出了经营企业的真谛。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是实现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命脉,是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主观要求和客观保证,更是我们落实“81620”新战略体系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在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中坚持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务求在实践中求创新,在管理上求精细,在发展中求领先。用“七个观念”引领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体现人性化,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力求实实在在地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是落实“81620”战略体系,实现矿井精细化管理的坚实基础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首要的是人的观念,环境的安全最终目的也是为人的安全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体现在:398883197d1h5w2aid1h5w2ai中国企业基层管00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一)认识和尊重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煤矿安全管理上有个著名的“三段论”,即:强制管理—全员管理—自我管理。我们同煤集团之前近五十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在安全管理上可以说一直在第一阶段摸索前进,即:强制管理阶段。在安全观的认识上始终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按“二律悖反”来处理,认为安全与生产是一对矛盾体,此强则彼弱,企业要生产,势必就轻安全。所以,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强大的监管队伍来强制推行。从2000年新同煤组建以后,随着体制的变化也带来了管理机制上的突破。首先,我们在认识上突破了“二律悖反”理论,看到了安全和生产具有一体性和融合性。认识的创新体现在了理念的创新上,大力推行了“人人都是安全员”和“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使员工由以前单纯的懂技术、会生产向知安全、懂技术、会生产过渡。为使“人人都是通风员”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集团公司采取了多管齐下、灌疏结合的方法,创立了员工教育培训的全新体制和模式。集团公司建设成了一大批三级、四级安全技术培训基地;编制下发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读物,培训目标直指一线、二线员工,通过密集的理论研讨、高级讲座、集中学习、定时抽查和现场培训考核等形式,使“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理念深入人心,员工基本达到了“三懂”、“三会”、“三做到”的要求。我们矿在全面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体系、培训制度、现场考核制度外,还建立了一些符合现场实际的做法。比如:建立了“三个一活动”制度,即:在每天早上的碰头会上学习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