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当前,国内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财务风险的本质、财务风险的发生机制、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财务风险预警等。1.关于财务风险本质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概念存在三种基本认识。一种是狭义的财务风险。余绪缨教授认为,财务风险特指企业资木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没有负债则认为不存在财务风险。所以这种风险又被称为筹资风险或债务融资风险。这种解释也是国际通行的认识。另一种解释则是对狭义的财务风险的扩展1。汤谷良教授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负偏离的可能性。向德伟博士则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表现。2.关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机制的研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防范与控制机制的研究是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机制的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成果较为成熟。自19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西方企业界面临如何筹措资本以满足扩充需求,但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使投资者不敢对企业进行投资,此时的财务风险管理着重于筹资风险管理、风险防范的制度建设,在1933年和1934年美国发布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1952年马克威茨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奠定了现代金融资产理论的基本论点。他的理论的主要思路是投资者自行引导自己进行明确的决策,这种决策方式首先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即他们不愿意承担没有相应预期收益加以补偿的外加风险,基于这个思路,马克威茨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即在相同的风险下,效率边界上的组合收益最高;在相同收益下,效率边界的组合风险最小。1958—1961年米勒和莫迪格利尼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对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测算取得了重大突破。M—M理论严密地论证了不同资本结构下,公司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由于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的同步涨落,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期,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投资风险不断加大,财务风险的研究着重于投资研究。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夏普和林特纳等人在马克威茨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他的结论是:一种股票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为了承担风险投资者必须得到补偿,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越大。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自由化、证券化和一体化,认购股权、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融资与对外投资活动,1973年布莱克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之后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我国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国有企业大范围亏损,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如何防范风险,开始从理论上考虑企业的逆境管理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从事企业逆境管理管理失误成因分析与企业滑坡对策研究及企业的危”机预警原理与方法研究两个基金项目的研究,其理论所确定的研究主线是对经营失败、管“”理的成因机理一发展过程一预警机制,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经营亏损的现象,但这两个课题着眼于企业经营管理,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管理方面涉及较少。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1989年北京商学院的刘思录、汤谷良发表了《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含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1994年财政部的向德伟博士发表了《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2004——年,陈余有在其编著的《财务危机运营企业理财安全机制探索》中,指出了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危机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财务风险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关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