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下成本核算方法改进思考_成本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1:23:37一、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下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缺陷首先,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从各自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可靠性以及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有用性出发决定其是否符合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在以大批量、少品种以及卖方市场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下,基于对产品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归集成本,并将许多间接性、共同性的固定成本通常以单一的数量标准分配给各种产品,从而获得相应的成本信息。但是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企业间接费用在成本在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复杂、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导致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使产品信息扭曲,进而影响根据成本信息所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业成本法运用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配制造费用,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而不论是否与产出直接相关,使得其分配结果比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但是单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仍然与传统成本核算法一致。单位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则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所以作业成本法所计算的产品成本是一种基于作业的完全成本,即作业成本法在空间上只限于企业内部价值链,未对企业所外部环境的行业价值链中的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以及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在时间上只限于生产者成本,未对生命周期中的供应者成本和消费者成本进行作业分析。所以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时还需对供应商、竞争对手、用户等进行作业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根据用户市场导向对目标成本进行设定、分解与实施的多重循环,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即采用价值工程等手段进行前馈式成本管理。这里的目标成本是在产品生产准备前下达给技术、生产等职能部门的产品成本控制目标,即产品在市场上可能接受的销售价格减去合理的利润和税金后所能允许发生的成本最大限额。虽然目标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一样都是事先预测的成本,都是用来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但是目标成本不同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是在计划年度开始前制定的,它是以各项定额和技术为依据制定,反映了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生产和销售产品预计应达到的成本水平,用以考核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定额成本是批量生产企业在设计定型和确定工艺要求后拟定的,它应在目标成本范围内考虑,以现行定额为依据,按照先进的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确定,反映了产品成本各项目,当前预计应达到的水平,用以控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制日常的材、工、费支出,并据以考核现行定额的执行情况。目标成本法基于时间平台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研发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成本管理,但它同样忽视了供应者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也未基于空间平台考虑纵向价值链中的供应商与用户以及横向价值链中的竞争对手。所以企业还应对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等进行目标成本分析。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虽然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来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它们忽视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未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备的成本信息。在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下,将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整合就可以兼顾战略成本管理的时间与空间、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方法的战术性与战略性、控制的事前性与事后性。其次,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从它们是否将成本控制和成本计算结合在一起决定是否符合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作业成本法根据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归集、分配间接费用,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