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因数和倍数复习》教学策略比较研究(教研活动计划)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黄金荣执笔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1、以“比较研究”为基本形式,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使教师在活动中提高参与、拓宽交流面、激发教学思考、提高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行为能力。2、以比较研究带动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发展,在过程中学会研究思想和方法。3、增强学科组的教学研究分工与合作,强调个体作用和团队协同,构建学科教研文化。4、通过活动,使教师更清晰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和生成,深化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学水平。二、活动整体设计与安排(一)准备阶段(12月10——12月20日)1、讨论学习《因数和倍数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二),查阅相关资料,基本理解和领悟教学设计存在的共性和主要区别。2、召开活动准备会议(12月13日):►活动分工:●顾问朱乐平●执行总监邵建晖●专家朱乐平唐彩斌●承办年级五-六年级数学学科组●执教黄金荣许海燕●地点观摩教室●活动记录忻菁●资料制作制作室●信息技术支持赵强李慧●后勤保障后勤处●参加人员全校数学教师及参观访问团1、3、5年级学科组合编为第①团队——设计1;领队/徐卫国2、4、6年级学科组合编为第②团队——设计2;领队/邵建晖●黄金荣老师设计前后测(12月13日)●邵建辉设计教师问卷并作分析(12月26日—1月7日)●许海燕执教教学设计A,黄金荣执教设计B(12月28日上午)●黄金荣和许海燕负责前测和后测(12月27—12月28日)●许海燕负责前测分析,黄金荣老师负责后测分析(1月7日前)●许幼芳负责相同学生两次上课的不同表现和学习效果评析。●徐卫国老师负责两个设计及教学效果的简要分析。●被访谈专家朱乐平唐彩斌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朱乐平导师作活动点评●邵建辉对本次活动作综述(12月28日上午)(二)实施阶段(12月27日周二——28周三)●教学前测:12月27日下午,时间为30分钟。负责:许海燕和黄金荣。●课堂教学展示:12月28日上午8:30——10:00。●实时互动交流:10:10——11:30(包括学生访谈、后测、教师问卷等)(三)总结阶段(12月28—1月5日):●资料汇总整理,分析成文。负责:黄金荣(四)活动基本流程1、主持人邵建晖背景介绍及引言;2、黄金荣老师执教设计-1;(课后选3-4名学生参加设计-2课的学习)后测3、许海燕老师执教设计-2;(后测)休息5分钟;4、学生访谈;(6位学生)5、休息10分钟,教师填写教师问卷,收卷;6、互动交流,观点碰撞;1)徐卫国老师简单介绍设计意图及基本理念;2)邵建晖老师简单介绍设计意图及基本理念;3)互动交流;(请外校老师和专家参与一起交流)7、访谈专家唐彩斌老师;8、邀请朱乐平老师作活动专家点评;9、邵建晖老师作活动综述;10、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附1:《因数和倍数复习》教学设计-1设计/第①团队学科组指导/徐卫国设计理念与意图——用对比的方法组建复习系统1、系统性:注重知识结构梳理,使知识系统化;2、对比性:强化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3、方法性:通过知识梳理、对比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创造一种复习的方法;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时间/2005年12月28日周三上午教学地点/崇文观摩教室教学班级/507班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知识,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2、通过概念对比,强化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概念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3、通过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4、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复习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基本内容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一、“知识整理”交流与汇报。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2、知识整理。3、知识整理交流与汇报。活动要求:1、独立整理。2、结构清楚。3、注重联系。汇报要求:1、一人汇报,组员补充。2、先说概念,在说区别(联系)3、汇报响亮,倾听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