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升练3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天津卷,8~9)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为1~10千米,俗称“落黄沙”。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答案:1、C2、D解析:本组题考查气流运动示意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是下沉气流,而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并在乙地下沉形成浮尘,故选C项。第2题,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且风速小,说明受高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只有D图,故选D项。(2018·北京海淀二模)读表和图,完成第3~4题。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日期天气现象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5月4日27℃/14℃5月5日21℃/11℃5月6日29℃/1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3、表中信息显示()A、5月4日气温高,对流强烈,阴雨天气B、5月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C、5月6日昼夜温差大,需预防寒潮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4、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答案:3、D4、C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5月4日气温高,多云天气,不是阴雨天气,A项错误;5月5日西北风强劲,出现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差,B项错误;5月6日昼夜温差大,但最低气温较高,为12℃,未降到5℃及以下,不会出现寒潮天气,C项错误;该地天气变化5月5日出现降温、大风天气,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D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即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能见度高,云量减少,太阳辐射①不随地球的变化而变化,①不变,A项错误;云量减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②增强,B项错误;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总大气辐射较强,5月6日最低温比较高,大气逆辐射较强,③增强,C项正确;云量减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增强,D项错误。(2016·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第5~6题。5、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6、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答案:5、A6、B解析:第5题,材料中“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说明每两点之间所用的时间相等,那么两点间的距离越长,其漂移速度就会越快,说明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越大。据图可知,③→④的距离最长。第6题,根据图中经度数值大小及分布可知,此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部分区域图,可判断图中探空气球运动方向⑦→⑧为西南→东北方向,故该处吹西南风。由⑦到⑧,空气大致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⑦点的气流相对于⑧点为冷气流,故⑦⑧两点近地面受冷锋影响。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B、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D、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8、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7、B8、B解析:第7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陆地白天气温高于海洋,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相反。第8题,甲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2016·全国Ⅱ卷,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第9~11题。9、在高山苔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