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合同履约管理规定1、目的为减少浪费,规范备品备件管控,合理控制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特制定本规定。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3、具体内容及要求3.1计划提报3.1.1计划提报本着“谁使用、谁提报、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以往使用周期及设备寿命情况提报,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原则上提前准备6个月内使用的物资,各部门视情况安排经部门主管同意后的计划提报人,提报计划前查询积压物资明细、现有库存及未到计划中是否所需物资,全部没有的情况下可提报物资计划。3.1.2维修工具,原则上不予提报,必须提报需总经理批准后提报。3.1.3积压物资中有需求物资,可直接领取。3.1.4现有库存或未到计划中有需求物资,若是本部门物资计划,如数量能够满足不可提报,不能满足可提报计划并在计划备注*年*月*日已提报计划*个。若不是本部门物资计划,由物管部协调,协调后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可提报计划并在计划备注*年*月*日**部门有计划已与**联系不能外用。3.2计划审核计划提报部门在招标平台中录入材料计划,流程经部门负责人、专业科室负责人、部门主管、物管部计划管理员、物管部主管同意后形成材料计划单至采购部。3.3合同定标3.3.1长协订单:长协采购订单在合同期内应根据月计划量制作订单,超期不得制作订单,凡到货时间超出合同周期,对比新招标价格,按低价格执行,否则不得办理结算并按制度从严考核。3.3.2合同交付: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否则按合同约定追究供应商违约责任。3.4物资验收3.4.1初步验收:按《物资验收管理规定》由保管员发起物资验收流程进行验收。3.4.2运行验收:按合同约定达到运行验收条件的,由采购部发起设备运行(质保)验收流程,运行验收流程需上传隐藏价格运行周期条款页(合同)、物资验收单。3.4.3质保验收:按合同约定达到质保验收条件的,由采购部发起设备运行(质保)验收流程,质保验收流程需上传合同扫描件(价格去掉后的质保条款页)。3.4.4质保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使用部门及技术部门及时锁定证据,按流程进行反馈;因超出质保期反馈或证据未锁定、证据不实而造成权益无法追溯的责任人承担责任。3.4.5质保(运行)验收,在各环节最长不得超过4小时完成,质保期内若有问题的按质量异议流程进行反馈。3.5结算付款3.5.1发票结算:办理发票结算时须后附《物资验收单》到财务入账。3.5.2到货款:按付款执行账期,后付款在发票入账后,财务确认账期后付款。3.5.3运行款:须上传《设备运行验收报告》及隐藏价格的合同运行条款页。3.5.4质保款:须上传《设备质保验收报告》及合同质保条款页的扫描件。3.6计划使用跟踪物资到货后,计划提报部门根据需求领用,领料申请单中注明使用部位、预计使用时间,杜绝领用后闲置或设备无异常情况下替换,分管部门自行安排检查,物管部不定期抽查跟踪使用情况。造成积压淘汰,按积压淘汰物资金额追加责任。3.7物资维保3.7.1各部门及专业科室均应建立设备质保台账,每月对质保快到期的进行故障排查,有问题的按《物资验收管理规定》反馈采购部。3.7.2设备维修、维保计划应在质保期到期前一个月内提报计划(需停车维保除外,自行安排时间提报),不得过早提报计划。3.7.3各部室提报备件材料计划时需核实质保期,质保期内的计划不予审批,特殊情况需书面申请报总经理批准。3.8设备台账各设备科、电仪科根据物资到货明细及设备运行维修等状况,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一览表、检维修记录(外协必填、内部超金额)、维保记录、清洗记录、质保记录、报废记录等,便于查询信息,避免我方履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