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油画民族化”发展道路是一个坎坷的过程,但是自油画发展之初我们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经历了几代艺术家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二十世纪以来,结合时代的特性,中国油画家们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民族特色的艺术之路。油画语言作为油画创作的灵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油画语言的演变以及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着手研究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从不同时期的代表画家作品的技法特点,审美趣味,创作思想和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关键字:油画语言民族化演变发展当代特性Abstract:"thenationalizationofpainting"isadifficultprocess,itsdevelopmentroadistortuous,butneverstopChineseoilpaintingnationalizationprocess.SincetwentiethCentury,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imes,Chinesepaintershavebeenexploringapaintinglanguagetothenationaldevelopmentofoilpainting.Asthesoulofoilpaintinglanguage,playsavitalrole.ThisarticlemainlyfromtheoilpaintinglanguageevolutionandthequestionwhicheachstagefacesstartstostudytheChinesehundredyearsoilpaintingdevelopment,fromthedifferenttimerepresentativepainterundefinedsworktechniquecharacteristic,theesthetictaste,thecreationthoughtandtheculturalsignificancecarriesontheanalysis.Keywords:paintinglanguage;nationalization;Evolutionanddevelopment;Contemporarycharacteristics前言自二十世纪开始,我国油画的发展一直都在趋于民族化,油画民族化的大浪潮推动着各个时代油画家的出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文化的变革,他们在民族化的探索上不断寻找新的油画语言,在艺术表达上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张艺术作品,无论是从刚开始对西方艺术的借鉴结合,还是后期对本土油画语言的深层探索,无不在向我们呈现着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前几代中国油画家为后人铺垫了一条非常明确的油画探索之路。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油画家们为了博取眼球,获得赞誉,投机取巧,扭曲了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发展。本文主要从油画语言的演变以及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着手研究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并对现有的油画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第1章油画语言的初期萌芽第1.1节传入之初的发展虽然在16世纪时油画便已出现在中国,但是中国艺术家们从学理的层面接受油画艺术则是在19世纪末之后了。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油画开始作为一门艺术手段及创作门类在中国兴起,逐步发展并成熟了起来。最初,了解西方油画是通过一些中国油画家踏出国门求学所得的,但是那时候也只是学习西方油画的理念和技巧,中国油画之初只是从形式开始,单纯的模仿学习西方画家的图式,手法等绘画技巧。二十世纪初,李叔同、李铁夫、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顔文梁、常书鸿等先期艺术家纷纷走出国门学习西画,并引入西方的油画技法。其中,刘海粟和徐悲鸿两位艺术家积极地投身于中国近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提升,为中国早期的油画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提出的艺术理念和开创的教学体系影响了几代中国油画家的艺术观念。徐悲鸿注重西方传统古典技法,而后尝试融入了东方传统水墨技巧。刘海粟则是注重表现性较强的野兽派画法,因此作品技法偏于油画色彩和笔触肌理的表达。第1.2节民族化特征的出现逐渐的,画家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体系和形式效果,需要立足于本土、本民族去发展油画。在早期艺术家的引导铺垫下,王式廓、董希文、罗工柳等人则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进发展,他们强调油画的表现语言必须做出改变,一定要将西方的绘画向中国的审美方式转变。中国油画是逐渐关注现实,逐渐扎根本土,逐渐表现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是力求回归本民族传统文化、回归本民族艺术特点的。中国油画家们在创作中也在不断追求创造出符合本民族特性,本民族审美的艺术作品。同时,中国油画也是汲取各家之长,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并汲取其丰富养料。例如中国油画不断从民间艺术、书法国画艺术、壁画艺术、泥塑艺术等吸收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创造出“中国油画作品”。第2章油画语言的中期发展第2.1节扎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