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九)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良好习惯。教具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意思。”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重要性。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好习惯。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方法。1、指导观察第一页图。上面一幅图上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下面一幅图上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通版图。第2页上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第3页下面图上画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第2页和第3页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方法。①摘抄。②编写提纲。③写读后感。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怎样做读书笔记积累资料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结论与证明、独特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综合、概括能力。列宁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历奥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心得式。记下是对某一问题思考心得。如李贺《史纲评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梦溪笔谈》,茅盾《读书札记》,马克思《数学手稿》,就是用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半成品或完...